本帖最后由 大尾巴鹰 于 2014-1-5 05:23 编辑
据报道,中国的餐饮业已经下降了百分之四十,奢饰品下降了百分之三十,这是反腐倡廉的政绩。
不错,公款消费令国民憎恶,但这恰好说明老百姓并不富裕,否则当官的不吃喝饭馆就黄了?
当官的不消费奢侈品就要关张?
可以想见,那些硕鼠是怎么祸国殃民的。
沿海地区海鲜养殖的人也头疼了,那么多的鲍鱼大虾卖不出去,它们可等不到再有什么举措来振兴餐饮业,因为鲍鱼和虾活不了那么长的时间,他们只好自认倒霉,你还不能说。
这就跟北京实行摇号购车似地,很多汽车经销商陷入困境,但是这是为了解决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的问题,你有意见只好厕所提去了。
那么说,养海鲜的没人让你养啊?你自己乐意养的,你挣钱的时候告诉谁了?
买汽车的也是一样,国家的一个政策就能让几家欢乐几家愁。
海鲜产品走红是因为什么?是因为公款吃喝。
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又是因为什么?是因为我们无限制的大量生产汽车,并且一度为成为世界上第一汽车生产大国和销售大国而自豪,是因为GDP。
谁应该负责任呢?
这个问题的后果是什么呢?
养海鲜的很可能就缩小甚至放弃养殖,有教训在前边,猪肉降价的时候,很多养猪的就撂挑子不干了,造成猪肉价格大涨。如果海鲜也是那样的话,海鲜的价格就会涨起来,好容易当官的不吃了,海鲜多了价格便宜轮到老百姓吃了,结果还是吃不起。
摇号购车也是一样,有些老百姓好容易攒够了钱却赶上摇号。想买车的摇不上号,已经有了车的摇上号了怎么办,倒卖出去。
怎么倒卖?卖给汽车经销商,当然名字不能改。经销商跟购车人以及卖号的人签订一个合同。购车人使用的车的户名是卖号的人,卖号的人应该承认这个车不是他的。卖号的人呢,每个月或者一次性从购车使用的人手里拿钱(大概平均是一个月四百)。
于是,政府又得出面打击,因为这样做有很多潜在的隐患。
第一,车主的名字不改,单纯就经销商的合同没有法律效益,这车是谁的只能看户名。也就是说,购车人花了钱结果是给别人买了一辆车。一但发生纠纷这官司就打不赢。
第二,一但出现交通事故,责任不好划定。
当然还有一条,车主和真实所有人不符合,万一有人图谋不轨对维稳也不利。
近在咫尺的天津也要限购车辆,他们采取了上海的拍卖车牌和北京的摇号两种做法并行的办法。
拍卖车牌实际上是变相涨价,不过车牌的收入归了政府而已,不管是归谁对老百姓是一样的。
摇号的结果就是你买不到车,因为今年限购量还要缩减。
所以,天津的这个做法更孙子,你想买车摇不到号对吗?那好,多花钱吧。你没钱是吗?那你就等着吧!
上海牌照的拍卖价是四万,后来据说又涨了很多。
即使就是这个价格,它是一辆夏利车的价钱,也就是说,假如你要买一辆夏利牌汽车,你要花两辆车的钱,或者是花了一辆捷达车的钱买了一个夏利。花了一头猪的钱买了一只鸡。
政府既得到了治理交通和污染的政绩,还有银子进账,两头占便宜。
老百姓永远是牺牲者,北京人有句俗话叫,捆着发麻,吊着发木。
说起治理空气污染的话就更搞笑,天气好的时候电视里就说治理见到了成效,天气不好的时候就说任重道远。
所以如果说今天是治理天气就是晴天,今天是雾霾就是任重道远的天气?
不过有一利就有一弊,雾霾虽然是越治理越厉害,卖口罩和做口罩的却发了财,现在你到市场上看看,一个口罩二十多块这还不算那些专门为“防止雾霾”设计的专用口罩。一个口罩比裤子都贵。
口罩不戴雾霾能够危害健康,裤子不穿不能出门,如果你只有二十多块钱,你选择哪样?
|